1岁多的健康娃娃不会喊“爸爸、妈妈” 要警惕!

IMG_3465_看图王(1).jpg

家长朋友们,如果你家的娃娃已满1岁半,还不能主动发出一个明确的、有意义的词,满4岁不能说完整的句子,这就要警惕语言发育迟缓!

语言发育迟缓,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,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。一般情况下,娃娃在1岁左右开始喊“爸爸,妈妈”。请注意,一定是娃娃主动、有意识地说话,例如,看到爸爸,妈妈下班回家,娃娃主动喊出“爸爸”、“妈妈”,如果在成人的反复要求下才喊的,仅为简单的模仿。

当怀疑娃娃语言发育迟缓时,一定要带娃娃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、诊治。请注意,除了单纯语言发育迟缓外,还有很多儿童疾病,也会表现为语言落后,如自闭症、全面发育落后、听力障碍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……这些娃娃除了进行语言训练,还要根据原发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。

 

关于娃娃说话晚,需要纠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三个误区:

误区一:"聪明的娃儿说话晚"

不少人认为,"聪明的娃儿说话晚";更有家长认为,等孩子大了自然会说话,这些都不科学。开口说话晚的儿童,可能同时存在语言理解能力落后、非语言沟通能力落后、认知水平低下等问题,除了受语言能力影响外,还可能是原发疾病引起的。

科研证据表明,语言能力落后的3岁儿童,等到上学时,多数人的读写能力也会落后,将来的学习、就业等方面都会差强人意。所以,也许有"聪明的娃儿说话晚",但那是个别的特例。

在幼儿早期,如果发现单纯的语言发育迟缓,应及时就诊。通过科学的语言康复治疗,可以最大限度的帮助儿童发展语言能力。康复医学实践表明,通过专业、系统的语言治疗,多数人成年后能够独立生活、工作。

误区二:“我的娃儿听力没问题”

语言的输入是语言表达的基础。所以,每一个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,都应该接受听力的检查,以排除听力问题导致的语言发育问题。听力损失儿童,有时好像可以“听懂”家长指令,这是因为孩子是通过对家长的肢体语言,例如手势等的观察,勉强作出反应,如:妈妈让宝宝把东西拿过来,同时,妈妈指着物品说话。有时候,家长对孩子的指令是每天常规性的,如:妈妈每次吃饭的时候一边端着碗,一边对宝宝说:“吃饭了”。这时,孩子不用“听”到指令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。所以,家长会觉得孩子“听”得见。

听力损失如果不及时发现,会影响语言发育关键期的婴幼儿的语言发展。随着孩子交流需要的增加,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受限,往往出现脾气暴躁等心理行为。所以,定期听力筛查是非常重要的。

误区三:"舌系带短"  导致了娃娃开口迟

舌系带是舌底部的软组织,若过短,会限制舌的活动范围,严重的会影响婴幼儿发音的清晰度和吸吮能力。但是,舌系带过短,并不会影响娃娃的语言发育。因此不能将说话迟、口齿不清归因于舌系带的问题。儿童口齿不清,在临床上也比较常见,应积极找专业医师就诊,全面评估,找出原因,及时科学的干预治疗。

 

南江县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开展儿童语言发育迟缓、自闭症、全面发育落后,构音障碍、智力低下,脑瘫等系列语言发育评估及科学的引导式训练,促进儿童健康成长。

南江县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电话:0827-8621650


(文章来源:中医科/康复科 罗瑕

相关阅读

南江县妇幼保健院 电话:0827-8228120
医院地址:四川省南江县南江镇米仓山大道文庙滨河路168号
国家信产部备案号:蜀ICP备05032090号